京城运河的漕运文化 |
信息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2日 |
北京城市的发展与运河密切相关,在北京城内,纵横交错的水系与由南至北、一路跨越南方的广大区域而来的大运河相互贯通,为旧时北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和给养,也为北京带来了数百年的繁荣昌盛。 “国家之大事在漕,漕运之务在河”,作为维系北京经济命脉的重要手段,漕运历来都深受统治者的重视。说到北京开凿漕运的历史,它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并在辽金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辽史》中就曾经记载:“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为向京城运送物资, 萧太后曾指挥修建了从张家湾到迎春门(约在今南横街东段附近)的人工运河,即人们常说的萧太后河,这也是北京建都历史上关于漕运的最早的一条记录。为发展漕运,辽代统治者在北京开凿了多条“萧太后运粮河”,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幽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而到了金代,统治者又将永定河的河水引入运河,来发展京师的漕运,为了控制河流水量,人们还沿河设置了闸坝,同时,又引高梁河上游支流的河水,经人工开凿的引水渠,注入中都城的北护城河,然后再把北护城河的范围向东扩展与闸河相接。这样,通州的粮船便可以直接进入京城,节约了粮草运输的周期。但由于闸河水量有限,每当枯水期,漕船常常会因闸河水量不足而出现浅滞的情况,因此,为满足京师对粮食的需求,当时的漕运还不得不兼用车辆陆运。金代,张家湾作为通州通往北京城的漕运码头,从大运河运输来的大批粮食物资进入张家湾后,有的立即换车马运入北京城,有的则暂时储存于通州各仓储货场,由此,通州也便成了“水陆要会”和“百货所聚”之地。在今天的通州,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货栈遗迹,如粮仓、皇木厂、盐场、木瓜场、竹木场等。 到了元代,在北京运河的沿岸就已经开始形成元大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围绕着水运也出现了颇具南北交融特色的商业街市和文化景象。元明清时期,北京开始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北方终点,漕运已相当繁荣。时间追溯至元代,在蒙古族统治下的元大都,对人马的物资需求远远超过了辽金时期,为了支撑中央大量的机构和每年巨额的战争开支,仅依靠北京地区的物资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了中国之后, 便采纳郭守敬的建议开始开凿由大都城至通州的通惠河。这条运河将通州运粮河(从通州南入大沽河,西接御河)、御河(从直沽南至临清)、会通河(临清至东平)、济州河(由山东东平至济宁,接泗水)相连接,并与南方原有的运河相接,这样不仅为大都城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水源,更使得从杭州到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得以全线贯通,从此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也便串联在了一起,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大运河成了南北经济交通的大动脉。江南的漕船通过北运河、潮白河,在张家湾、潞县分别由文明河、通惠河西运: 一路由温榆河继续北上,由东、西坝河转漕,因此东、西坝河也是元大都初建时重要的漕船水道之一;另一路则由通惠河至积水潭,由此在元朝大都城内的积水潭开始成为通惠河最大的终点码头,皇城边也开始形成了“舳舻蔽水”的壮观场面,浩浩荡荡的船队络绎不绝地沿通惠河穿行城中。 今地安门至鼓楼一带的传统商业格局、什刹海周边的码头水市风貌,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今天,在运河沿岸仍然可以看到许多珍贵历史遗迹,如白浮泉及其引水渠、通惠河水道(包括城中段的玉河等)、坝河、沿河附近的仓场(南新仓、神木厂等)、闸坝(广源闸、庆丰闸等)、码头(高碑店、张家湾)等。漕运的兴盛也带动了沿岸许多城镇的发展,张家湾就是最好的例子。位于潞河与永定河交汇处的张家湾,是京东第一大天然良港。每当冰雪消融、春江水暖的时候,城外的运河上就是一片船桅林立、舳舻连绵的景象,明代文人蒋一葵就曾形容这里是“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明人曹代萧诗:“潞水东湾四十程,烟光无数紫云生。王孙驰马城边过,笑指红楼听玉筝。”在那时,随着张家湾漕运的发展,它也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漕运码头,市井的繁华和文化气象展现无遗。 到了明朝,北京城的改建也令北京的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元城墙之外的一段运河被包入皇城之内,致使南来的漕船再也无法“径抵辇下”,甚至到了明嘉靖年间,大运河修抵北京时,漕船只能到达北京城外的大通桥下,它们再也无法进入城内, 更进不了积水潭。大量装满木材、砖石等建筑材料和粮食以及其他物品的船只,再也进不了城,人们只好在东便门外修建新的码头货站——大通桥码头, 从通州船运来的货物也不得不卸在这里。明清时期,通惠河不仅漕船如织,其两岸更是杨柳拥堤,风光旖旎。随着通惠河水源的不断开辟,北京西郊的水环境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受其影响,清朝统治者更是在这风景宜人、环境优美的西郊建起了皇家园林。每当初夏,皇帝、后妃便通过长河直抵颐和园避暑,而这古老的漕运河流也便成了清代帝后们前往颐和园的主要水上通道。 近代以来,北京的运河又和风云激的百年近代史紧密相连。1860年英法联军、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入侵北京,都是沿大运河一路北上直逼北京。而中国军人也曾在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带英勇抗敌,谱写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伟大篇章。但随着时代的交迭,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改变,北京的漕运也都成了历史,那些曾经货物往来、商旅繁多的漕运码头也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如今的北京,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早已成为人员和货物往来的主要手段, “水乡北京”也逐渐变成缺水的都城。 历数古代漕运的价值,其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等方面都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所谓漕运,其实就是通过海道、河道将地方官府征收的粮食、物品运往京城或其他指定的地方。而漕粮,便是通过漕运而运往各地以供政府各项开支的粮食。漕粮的运输对北京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这源源不断的漕粮供给,作为都城的北京恐怕一天都难以正常运行,而漕运除去运送维系京城命脉的粮食和日用品外,北京城几乎所有的诸如木材、砖石等建筑材料,也都依赖于这条大运河。此外,紧邻京师的京畿重地——天津,也是靠着便捷的水运来拱卫北京,加深两地之间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古时北京的存在,就依赖于这条曾奔涌了千余年的大运河,北京的文化,也就是源远流长的漕运文化。 (来源:文明游北京系列《京城大运河》,万安伦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