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

        日期:2022-07-08 10:17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2022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烽火印记——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特展》开幕。200张照片、50件(套)珍贵文物生动展示了北京丰富厚重的抗战文化资源,全面反映了北京抗战历史。

          “这是抗战馆首次将北京的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作为展览的主要内容。”抗战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介绍,展览分“全民族抗战爆发纪念地核心展示区”“抗战纪念设施重要展示区”“抗战遗存重要展示区”三部分,展示了160余处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重点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

          一顶顶部缺损的钢盔,是展览看点之一。“这是1985年修复宛平城城墙时出土的第29军战士钢盔。上面大大小小的弹孔,见证了当年战争的惨烈。”罗存康说,这顶钢盔也反映了中国军队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1940年2月1日,冀热察挺进军司令萧克向中央军委报告了关于冀热察挺进军“三位一体”的战略;2月11日,军委回电对其表示肯定。如今,萧克关于冀热察工作向军委的报告手稿以及之后军委给萧克及军政委员会的回电抄件陈列在展厅中。“这组珍贵的手稿和回电抄件,真实记录了冀热察挺进军发展壮大的非凡历程。”罗存康说,文物由萧克在1990年捐赠给抗战馆。

          有些展品是首次公开展出。于1842年创办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主的新闻周刊。1937年至1938年1月,该周刊开辟了“抗战现场”专栏,不断推出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一位华侨将周刊1937年7月至9月的精装合订本捐赠给抗战馆。此次展览在展出原物基础上,对其中老照片进行数字化加工,供观众在触摸屏上放大观看。被日军炮击后残破不堪的宛平城城门、背着大刀严阵以待的第29军士兵……一张张黑白照片带领观众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牛伟坤)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已归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