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娘娘庙的递次“购物节”

        日期:2020-07-29 13:48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
        字号:        

          原标题:娘娘庙的递次“购物节”

          北顶娘娘庙山门,墙上既有各种香会的通告,也有孩子的涂鸦,生活气息十足。

          小女孩在北顶娘娘庙的庙市上挑玩具

          1930年代,右安门外的中顶“普济宫”。图片均由陶然野佬、高申提供

          生产发展商品交换出现后,就少不了买买买。如今,精明的“剁手党”在线上线下消费,都要瞅准“双十一”“周年庆”等购物节,大件小件一次购齐。过去,没有网购也没有大商场,老北京到哪去淘货?购物节又是什么时候呢?毫无疑问,当属庙市。

          庙会,本是寺庙对社会公众开放的宗教活动,但求神拜佛之外,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庙会的一大功能。衣着鞋帽、锅碗瓢盆、儿童玩具、日用杂品,无一不可从庙会上购得。购物的同时还能听相声、看杂耍,再来点风味小吃,可谓游娱购一条龙服务。借庙会而定期举行的集市也由此而生,有了“庙市”之称。

          老北京寺庙多,庙市自然就多。旧京着名的庙市,有城隍庙、东岳庙、护国寺、隆福寺、白云观、厂甸、花市、蟠桃宫、“五顶”娘娘庙等几十处。论购买力,女性无疑是商家最大的金主,受女性追捧的娘娘庙也就脱颖而出,成了商家的必争之地。

          北京的“五顶”娘娘庙,都建在平地,却煞有其事地称之为“顶”。这其实是“有仙则名”的一种民间想象:庙里供奉的碧霞元君是泰山神女,她的祠庙也必定是仙山楼阁才对。“五顶”环列于京城周边,又都在城乡结合部,自然而然就成了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北顶娘娘庙的庙市,在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开市,商品以日用农具为主,昌平、沙河一带农民都要来此交流物资。为了聚拢人气,每逢开市,庙宇前还会搭台唱戏,请戏班子热闹几天。用麦秸编织的草帽、花篮等,是这里的名优特产,买家亦多系近郊农民。

          北顶才热闹完,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七,东顶娘娘庙的庙市又开了。庙市期间,东坝主街、娘娘庙街两侧商贾云集,百货杂陈。五月初一这天,还有东坝西北门的舞狮子和高碑店的高跷前来助兴。三河、蓟县一带的老百姓都是坐着趟子车连夜赶来的,可见庙市有多兴旺。

          中顶庙市最晚,直到农历六月才开,曾有古诗形容:“右安门外少见尘,人影衣香早稻新,小有余芳开市后,坐看中顶进香人”。当时民间花会表演的种类较多,如五虎、少林、中幡等,层出不穷,这里是唯一表演传统节目“十三档花会”的地方。

          万寿寺在通往西顶的必经之路上,每年万寿寺庙会时,西顶也跟着沾光。老北京有一句很别致的歇后语:“万寿寺弯腰——顶上见”,意指西顶娘娘庙和万寿寺两大庙会同期,且相距仅七八里,在万寿寺赶会的熟人相见之后,只拱个手,等西顶娘娘庙进香后,才坐下聊天。

          南顶,又分为大南顶与小南顶两个庙。妙峰山庙会崛起前,在众多娘娘庙庙会中,数大南顶的规模最大。后来,京城中轴南延线上的小南顶逐渐取代了大南顶,成了城南商贩青睐的地方。

          永定门外的小南顶离城不远,且地域开阔,水草丰美,清末民初盛行的赛马就在这里举行。后来,赛马活动因为秩序混乱,且影响永定门交通,被官府禁止了,但由此形成的小吃一条街,已经成了气候。

          在“五顶”风光无限的时候,各顶皆有庙市,且特色不同:中顶以社火、走会为主;南顶以跑车、赛马闻名;西顶为皇太后祝寿之所;北顶、东顶是大批发市场。

          “五顶”之外还有个“金顶”,清末民初,妙峰山庙会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庙会,有香会组织为香客们提供各种免费服务。别看香客用不着花钱,但山中村民们仍称此庙会为“庙秋”。意即像秋收一样,是发财的良机。

          妇女用麦秸编成草帽、团扇、花篮以及各种花鸟鱼兽等玩具;男人们则到山上砍些桃木枝干,剁成二、三尺长的拐杖或手工艺品。等到庙期,便出摊叫卖,供香客们选购。香客们为取个吉利,争相购买,山民们获利十倍。

          这些娘娘庙庙市,定时定点,又换着地方和花样,让老百姓买得开心,花得乐意,真可谓是不落幕的购物节。

          (高申 孙文晔)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